作者:记者 姜天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17 12:4:48
从“嫦娥”看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发展

 
从提出探月设想到成功发射嫦娥系列,我国探月工程已走过了24年。
 
“从2004年中国开始实施探月工程,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已分别于2007年、2010年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获取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数据。中外相关科学家利用这些科学探测数据,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众多科学成果。”欧宝体育平台:副院长阴和俊在最近召开的第二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上表示。
 
从远距离观测月球,到可以真正抚摸到月球并采样返回,“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已经完成“绕、落、回”的前两步,逐步实现了从遥感到就位探测,再到样品采回实验室分析的月球科学研究过程。
 
“中国在探月任务中已经非常成功,令我兴奋的是,中国将进一步迎接深空探测更大的挑战,特别是火星任务。”论坛邀请报告人、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Sushil K. Atreya告诉《科学新闻》。
 
“嫦三”多突破 “嫦四”将落月背
 
2013年底,承载着中国科学家“奔月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顺利升空。近两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嫦三”返回的数据,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突破。
 
据欧宝体育平台: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副主任邹永廖介绍,目前,“嫦三”在“巡天、看地、探月”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获得了月球外逸层中羟基(水)密度的上限值的最新值,是人类迄今为止在这一领域所获得的最好结果;欧宝体育平台: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人员通过解译测月雷达、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和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的科学数据,揭示了月球雨海地区火山活动的历史;2014年2月,极紫外相机观测到地球等离子体层在太阳爆发影响下从侵蚀变小到重新充填的过程,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充填的机制和细节。
 
而作为“嫦三”的备份,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嫦娥四号”或将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
 
“全世界还没有国家降落到月球背面,因此对背面的情况很陌生。而且背面没有通信信号,难度会比较大。”欧宝体育平台:院士欧阳自远表示。
 
据邹永廖介绍,在过去一年中,相关部门对“嫦四”进行了组织论证,将是国际上首次着陆在月球背面开展月球地质方面的研究。
 
“嫦四”的基本架构沿袭了“嫦三”的着陆器和月球车,但科学载荷将会有很大变化。“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电磁环境非常不同,在月球背面,电磁环境非常干净。”邹永廖表示,这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低频射电研究环境,若能将低频射电的频谱仪放在月球背面,将会填补国际空白。
 
“嫦五”或将实现四个“首次”
 
正在研制的“嫦娥五号”作为我国航天科技里最复杂的一个系统,或将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面自动采样;首次在没有发射场的情况下实现月面起飞;首次在40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对接;首次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在论坛上介绍,“嫦五”全新研制了发射场、火箭到探测器等至少3个系统,为月球样品的获取、处理制备和分析做好充分准备。四个探测器将一起发射至月球轨道,由着陆器和上升器在月球表面采样。
 
同时,相关部门也正在组织研究和建设系统,让返回样品尽量保真。“我们会尽量保持月球表面原生态的状态,接近月球环境,使月球样品不会被地球环境污染。”李春来表示,“月球样品回来后,我们会尽快处理制备,分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月球与深空探测发展迅猛
 
月球与深空探测是当今世界最受瞩目的科技活动之一,承载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梦想和热忱。
 
纵观历史,每一次深空探测活动无不引起全球的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深空探测迈向太阳系各主要天体,从月球探测到火星等行星探测再到彗星、小行星探测。
 
“目前,中国在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已经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除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外,正在抓紧实施嫦娥五号任务,后续月球探测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等规划也在紧锣密鼓论证之中,构成了我国未来在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中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阴和俊指出。
 
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组织相比,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起步较晚,在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必须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中国的合作势在必行而且前景光明。中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却在月球、太阳物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我们期待与中国能够在太阳系探索中有更进一步的合作。”论坛邀请报告人、欧空局“菲莱”首席科学家Jean-Pierre Bibring向《科学新闻》表示。
 
此次由欧宝体育平台:主办、欧宝体育平台: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承办的论坛以“太阳系探测的科学与技术”为大主题,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60多位专家学者。
 
“中国的月球和行星探索任务非常出色。空间探索和空间科学对现代社会至关重要,越多的科学家参与其中,我们开展越多的任务,就越可以了解我们的行星环境、历史和人类自己。”美国夏威夷大学天文台主任Rene Pierre Martin告诉《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5年10月刊 科学传播)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