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记者 姜天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1 12:46:30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
“大气十条”:完成目标尚需加倍努力

 
距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的启动实施已有两年多。从普通百姓的观感来讲,朋友圈里晒得蓝天变多,雾霾信息愈发公开透明,重污染应急预案也更加完备及时,这让民众看到了我国治霾的决心和力度。
 
那么,从科学层面来讲,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能否真的得到有效改善,“大气十条”的目标又能否按期实现,2015年新增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日前在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整体判断,‘大气十条’目标应该能实现”。
 
实现目标需要稳固成效
 
“大气十条”已经执行到中期阶段,对于2017年能否达到预定目标,贺克斌表示,“我自己的感觉可以达到目标”。
 
贺克斌曾参与“大气十条”的制定。“大气十条”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浓度下降的目标设置为25%、20%、15%。有人认为,这对京津冀要求最为严格。贺克斌对此的理解是,“当时定的目标是以现状的改善为依据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地区浓度值的高低,越高的地方要求降幅越大”。
 
但他坦承地指出,未来两年,率先“尝到甜头”的北京、上海等地将在治霾攻坚战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2013~2014年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12.3%,上海下降幅度达16.1%。这让很多人认为,可以轻松达到“大气十条”所设置的区域改善目标。
 
但应该看到的是,上海等地今年头三个月的空气污染有所反弹,治霾效果进一步推进难度明显加大。“这说明,要稳定巩固治霾的成果不容易。治理效果要扣除当年的气象条件等偶然因素的波动,看几年的平均水平。”贺克斌一针见血地指出。
 
他将治霾攻坚战形象地比喻为“摘果子”:“前一段路大家走得比较有信心,但这就像摘果子,伸手就可以轻易摘到的果子已经摘完了,未来两年就要开始爬梯子,实行更为复杂细致的治霾措施了。”
 
目前,环保部正在委托第三方组织进行“大气十条”的中期评估,但贺克斌表示,“通过整体判断,‘大气十条’目标应该能够按期完成”。
 
治霾需“协同减排”
 
进入冬季供暖期,东北地区的几次“重霾”让地方政府的大气污染治理能力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对此,贺克斌表示,东北此次重度污染是“脉冲式”的现象,如果将全年的空气污染程度平均来看,大气污染最严重的还是京津冀地区。
 
但他也对东北大气污染的脉冲式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解读:“雾霾的形成内因是排放,外因是气象。采暖期排放量的增长,成为雾霾形成的条件。”而且,东北地区在控制污染的科技支撑和技术手段方面“整体滞后”,在生物燃烧、扬尘等方面监管力度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
 
他强调,要加强对地方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与源清单的编制工作,摸清污染来源,“如果对排放这个内因的掌握程度不全、不新、不准,即便展示了治霾的决心,做动作的时候心里也没底,不知道从何下手”。
 
对于京津冀地区入冬后的几次空气重污染,贺克斌在对内因的解析之外,也提出,“在秋冬交接季节,容易出现风速小、湿度大,这成为有利于成霾的气象条件,即外因”。
 
他指出,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内因有所缓解,排放量在下降,因此出现霾的次数和每次出现的峰值也有所下降。“就像人得重感冒一样,他得感冒的次数和强度在这三年是逐年递减的,我们要看到这一进程。”
 
可以看到,2013~2014年间,多地PM2.5平均浓度均有所下降,空气污染治理成效初显。但近日发布的《大气中国2015: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也指出,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5项指标均实现了平均浓度的下降,但臭氧浓度整体略有上升。
 
“颗粒物和臭氧都是长期的复合污染问题。‘大气十条’重点突出了以PM2.5下降为目标,减排的一次污染物包括了形成臭氧的主要前体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下一阶段实施中,应更加注重多污染物协同减排。”贺克斌指出,降低臭氧浓度的问题不仅重要,也很复杂。
 
“有一种说法是,现在似乎我们已经找到了防治PM2.5的办法,下一步需要解决臭氧的问题。我认为,二者不应这么割裂开来,需要对多污染物进行协同减排。”他强调。
 
科学治霾 精准治污
 
近十年来,特别是最近四五年,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动作频出,特别是“大气十条”发布后,全国各地逐渐开展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与源清单的编制工作,为各地成功摸清污染源、进而服务于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贺克斌也指出,各地区所面临的空气质量问题与我国经济的梯次发展呈现出相似性,特别是在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决策与精细化管理水平上,东部发达城市已经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但再往中、西南部走,往东北走”,可能就会呈现梯次递减的态势。
 
在“大气十条”的治霾攻坚战中,科学决策与精细化管理不断被提出与强调。但如何能够真正做到科学治霾、精准治污,仍旧是各地政府最为困惑的问题。
 
“像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已经最大限度地采用了我们过去已经掌握的科技手段,但他们仍然还有很多疑惑、很多问题。国际上没有现成的答案能够搬到中国来直接解答他们的疑问。”贺克斌坦诚地指出。
 
因此,各地环保部门需要在充分运用现有科技手段和治霾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更新的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与源清单的编制工作,依据可靠、实时的研究成果与源排放信息,有的放矢地制定减排策略和科学治霾决策。
 
“所以说‘表决心、做动作、见效果’这三条一定要在同一条线上,在早期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各部门在表决心;‘大气十条’颁布以后大家开始具体地做动作;在见效果时,真正要做到充分依赖科技的支撑。”贺克斌表示。
 
同时,他也指出,各地在制定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同时,也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大气污染。“虽然不能通过应急预案将重霾变成蓝天,但是也有可能把‘重感冒’变成‘中度感冒’,缓解症状的作用还是存在的,这一点很重要。”贺克斌最后强调。■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5年12月刊 观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