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彧综合报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 12:51:0
美国的“互联网+科普”

 
当下,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青年一代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原住民”。
 
对于科普而言,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无疑为传统形式下的科学普及插上了双翼。借助“互联网+”,科学技术知识可以在更短时间、更广范围内快速流行。
 
不过,“互联网+科普”绝非互联网与传统科普模式的简单组合,而是互联网与新时期科普规律融合后的升级版。换句话说,就是应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平台,由专门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在网络上以网民为对象开展的科普活动。
 
具体而言,“互联网+科普”有以下主要形态:网络科普新闻、网络科普图书、网络科普影视和动漫、网络科普游戏、科学博客和微博、数字博物馆等。
 
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在“互联网+科普”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开展科普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多样的传播主体
 
在美国,有很多专门或主要从事科学传播的网站,如政府科技部门、科研机构、高校、高科技企业等面向公众开展科学传播与普及的网站。
 
面向公众进行科学传播一直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因此,在各大官方网站都可以看到与科学相关的大量内容。除了介绍与民生相关的技术信息外,网站也会普及不少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例。NASA的网站专门设有公众入口,这里整合了NASA可以面向公众开展公共服务的所有资源,提供公众可以理解的新闻、图片、视频、教程以及线下活动的科普活动时间表。此外,根据不同年龄的公众而设计不同的网页也是NASA网站的一大特点。通过卡通图画与悦耳音乐的配合,使得公众在浏览相关信息时并不会感到枯燥和深奥,反而会像看电视一样接受到科技知识的熏陶。
 
科研机构和高校在研究和教育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也发挥在了科学普及方面。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就在其网站设置了MIT公共服务版块,为居民提供各种科学拓展活动资源,包括使用和参与MIT各类科学与技术研究资源的链接和信息。
 
一些科学共同体网站也是“互联网+科普”的主力军。如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网站就设有专门的“新闻发布与公众参与”版块,向公众和媒体提供科学传播与普及服务。版块包括四类项目:AAAS年会、公众参与科学计划、科学传播工作坊以及科学家庭日。
 
此外,一些高科技企业也成为“互联网+科普”的新生力量。比如,2003年IBM公司曾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了一个青少年科普项目——“放眼看科学”。借助自身先进的网络技术,IBM建立了一个网站(www.tryscience.org),网站上涵盖了化学试验、海洋生物、天空探索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设计了一系列科普课程,为青少年学科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青少年为对象
 
提升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始终是美国“互联网+科普”的重要目的。
 
早在1998年的美国航天节,当时NASA的主任丹尼尔·高尔丁就曾通过因特网与全世界的中小学生实时交谈。参与这次“网上闲谈”的特邀嘉宾还包括前宇航员约翰·格伦,候补宇航员、教育专家芭芭拉·摩根,前宇航员、科学家梅·杰米森博士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推进,很多网站从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在网站内容设计与形式上下足了功夫。
 
比如NASA就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了专属的网站——“NASA kids”。在这里,不仅有生动有趣的卡通科学故事,还有不少相关的益智游戏和测试,从多角度激发孩子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另外,网站还设置了“家庭科学之夜”专区,通过在线联系附近志愿者与孩子共同完成宇宙探索项目,为他们将来选择与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等相关职业打下基础。
 
创新传播方式
 
在传播方式上,美国的“互联网+科普”早已不局限于用文字来进行科普,相关视频、音频已屡见不鲜,虚拟博物馆、网络直播、网上实验、互动游戏等网络独有的科普方式也逐渐为更多的科普网站所采用,科普内容在论坛、社区等网络平台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方式丰富而新颖。
 
此外,对于一些专业类科技博物馆无法在实体场馆中展现的内容,博物馆则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发博物馆导航系统,只要将该系统下载到手机或其他无线终端接收设备上,便可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传播方式。
 
比如,通过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移动导航系统,参观者可以随时随地与博物馆对接。每当参观者移步换位时,系统就能提供图文并茂的馆藏信息和藏品介绍。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能为参观者定制个性化参观路线,甚至在参观前,参观者就可以预先设定自己的参观路线。同时,参观者还可以通过该导航系统上网,与远方的朋友分享实时的参观体验。
 
配合时代的发展,美国“互联网+科普”不仅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更重要的是方便快捷,不仅让公众真正成为了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让他们成为创造者与分享者。■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12月刊 科学传播)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